【在政治渾水裡,我丟了包明礬粉】
在余老先生的中國時報工作過,我人生的利多便是,得以結交許多台灣媒體圈、文化圈裡有識見的朋友,知曉了許多與台灣民主政治、進步思潮相關的訊息
有此感觸,因為這陣子政治圈人事異動,看了一些也許旁人沒有注意到的細節──政治評論裡的個人抒發
政治因為其公共性,在民主國家,大家都有權利發表意見,除非你自認是總統身邊首席男寵,所以傲慢至禁止旁人對你說三道四(是的,金溥聰,我講的就是你這東西)
回到今天主題。小英國安團隊重新洗牌,朋友傳來國運昌隆的意見,「前法務部長為富商關說司法,已是司法醜聞;現在重回內閣,更是司法改革的最大笑柄!」
然後,恰好看到中時老同事陳嘉宏在臉書上的心情(嘉宏跑政治新聞多年,現在為《上報》總主筆,三個月前才剛得到「卓越新聞獎」的「新聞評論獎」),他的抒發,與國運昌隆大相徑庭
原文七百多字,大家可以上他臉書看全文(2月19日),這裡,我只節錄幾段:
認識邱太三已經超過二十年了⋯⋯⋯邱太三不是一個有魅力的政治人物⋯⋯⋯不過,以我長期觀察政治人物的角度來看,邱太三認真、勤懇,為人處事的圓熟,以及潔身自愛的程度,在我認識的立委裡,他就算不是「萬中選一」,也至少是「百中選一」(現在立委才113席)⋯⋯⋯至於某某戰神又把他法務部長任內的「關說案」拿出來講,我不知其中的是非曲直;不過,要構成「不當關說」,無論從行政或司法(監察)的角度,總有客觀的標準,不能行政或監委調查說的不算,只有你自己說的才算。要用到「違法濫權」、「恬不知恥」的重話來批評邱,就我們當年那群跑立法院的老記者而言,只有瞠目結舌可以形容——現在真的只為上新聞,什麼話都可以講嗎?
※ ※ ※ ※
今天有此感嘆,因為前兩天剛好與一堆「錢衷時」吃飯,與嘉宏聊天甚歡
聊到國運昌隆,講到此人的不知所云,以及只有我這種與他近身相處了好幾年,才看得透徹的一些「醜聞」「笑柄」「恬不知恥」,覺得,政治評論裡的個人抒發,其實是一塊民主政治渾水裡的明礬,家家必備
於是把一大包明礬粉,丟進與國運昌隆有關的政治八卦的渾水裡